服务热线:
028-86270956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1
13056665988
咨询热线2
028-86270956
返回上一级
戏剧舞台如何塑造人物 找寻舞台上普遍性角色中的独特性
2021-08-13 14:57   
分享到:
来源 : 中国文化报
详细内容

       熊  伟

       从编剧的角度来说,写戏就是写人,角色是一切行动的始末,是所有戏剧矛盾起承转合的载体。因此,思考如何在主旋律题材、同类型角色中,写出观众从感受到接受的血肉之躯,而不是被动传授的程式化、同质化的人物角色,这是编剧的重中之笔。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要抓住编剧在人物塑造(角色创作)中写出普遍性中的独特性。

       比如锡剧《烛光在前》中革命先烈张太雷的妻子这样一个柔弱且坚毅的女性,既是支持革命的妻子又是顾虑子女投身革命的母亲。再如话剧《路遥》中路遥对于文学追求的同时,却也对家庭关爱存在缺失,写出了一个文人在追梦过程中的苦楚呐喊,这类角色当然也具有它的独特性。还如话剧《农民院士》中科技扶贫的科研人员突然面对技术专利能获上亿元的诱惑,也曾动摇自问过,最后依旧甘愿为民富裕而自我清贫,这种“内心动摇”很好地象征呈现了和平年代中“没有炮火的战争”,影射当下面对经济诱惑的现实选择问题,自然让观众更加动容、触动并接受。还有话剧《支部建在连上》、舞剧《情深谊长》等。

       但所有关于角色独特性创作的思考,我将之归于一句:“要想写出一个角色的大义,就得写出这个角色的小情;要想呈现一个人物的无私,就必然要着笔于他的缺失;要想弘扬歌颂今日之盛举,就得写出角色最柴米油盐的朴实且需肩扛的生活,这样的人物(角色)才能具有独特性,才能从普遍性中找到自己的亮点。”作为编剧,主要角色的写作方式应如此,若次要配角也能如此深刻的话,把“人”写准,那这出戏自然就能避免剧目情节雷同、角色相似的不足,而成就其独特性。

       (作者单位: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

       戏剧创作的核心是写人

       王  娟

       戏剧创作的核心是写人。歌剧《沂蒙山》中的“海棠”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成长为拥护党的领导、投身革命的先进女性,她的成长是由身边人影响和自我觉醒共同达成的。她的丈夫林生参军牺牲、舅舅孙九龙用命保护八路军、儿子小山子的死,这些都给她带来巨大的痛苦,也带来巨大的成长。海棠是真实、可爱、可敬、鲜活、丰满的。她的一系列唱段《无情的风雨》《苍天把眼睁一睁》《沂蒙山,永远的爹娘》等情感细腻、感人至深,都对人物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林生、夏荷、九龙叔等角色的塑造也可圈可点。《沂蒙山》是一个军民群像,当逝去的人和活着的人踏着金黄的麦浪重逢相拥,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是观众对人物的肯定,是对人物最终命运的期许和情感大爆发。

       话剧《路遥》的人物塑造也让人难忘。首先,入木三分地写出了“作家与手中笔”的关系:路遥生活十分拮据,曾冒出为暴发户写自传来赚钱的念头,但经过挣扎,最终选择了爱惜自己的笔。该剧让主人公直面现实困境,做出选择,让人物活了起来。其次,神来之笔让人过目不忘:路遥最困顿、最孤独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一个个站出来安慰他、鼓励他、点醒他。剧中这一笔让我潸然泪下,这相互的慰藉、开释,恐怕只有创作者才能体会个中滋味。再次,人物的平民性和崇高性完成了统一:戏的结尾,陕北民歌《刮大风》的歌唱中,漫天的文字如鹅毛大雪般铺天盖地、洋洋洒洒落下来,仿佛给路遥以祭奠,这是对一个视文字为生命的作家的最好书写和致敬,完成了对路遥这一人物的最终塑造,让人共情。

       (作者单位:山东省艺术研究院)

 

       成于写“人”  败于造“神”

       莫  霞

       文学即人学,这是众所周知的入门级道理,却也是最易忘记的道理——不是大家不知道,而是难在坚决贯彻。凡贯彻了的,便脱颖而出,譬如此番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里的作品。没能贯彻的,便易淹没在滚滚浪潮里,浪花一现,来去无声。结合此番观摩与历年学习、创作,我有几点体会,与诸位一同探讨。

       虚构。用其事而不用其名,此法能最大程度地留出艺术创造空间。电影《横空出世》用制造原子弹其事,而虚构陆光达(一文)、冯石(一武)其人,为设置人物性格、组织人物关系留出了充足空间。电视剧《山海情》亦是如此。

       视角。英模人物,用谁的眼睛看决定你看到什么。电视剧《小欢喜》从季杨杨的角度看季胜利,便能看到从工作回到家里的领导干部。越剧《山海情深》从蒋蔚的角度看蒋大海,便看到父爱深沉而不善言表的扶贫干部。

       观念。人物是否生动,在于创作者是否真的热爱与真诚,电视剧《觉醒年代》便胜在此处。而人物是否深刻,则在观念是否深入。芗剧《谷文昌》将个人政治前途置于为“敌伪家属”摘帽的冲突中,掂量的是“为人”与“为官”的拷问。

       难道主旋律创作是某种特殊创作类别吗?非也。纵有题材差别,那也是“事”的差异,“人”上并无二致。归根结底,紧扣并落实“人”(而非“神”)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主旋律之内涵、真正塑造出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 (作者单位:上海越剧院)

 

[编辑:张羽茜]
相关信息
用户留言
本站签约客户或签约商品的留言,将在24小时内得到企业用户的回复或电话联系
联系人 : 
联系方式 : 
留言内容 : 
精彩推荐
    暂无推荐


二维码扫一扫

二维码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