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28-86270956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1
13056665988
咨询热线2
028-86270956
当前位置 : 首页  >  演出设备  >  演出服装  >  舞台服装
返回上一级
舞台服装
2009-12-23 15:17   
分享到:
来源 : 四川演出网
详细内容

服装简介

舞台服装 costume of theatre
演员演出中穿用的服装。它是塑造角色外部形象,体现演出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舞台服装源于生活服装,但又别于生活服装。它和化妆是演出活动中最早出现的造型因素。

设计要求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塑造舞台形象手法,但总括起来舞台服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帮助演员塑造角色形象;
有利于演员的表演和活动;
设计应力求与全剧的演出风格统一;
应能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要求。

服装历史

在古希腊戏剧家埃斯库罗斯剧作的演出中,演员身穿各色带有花饰的长袖袍子,头戴面具,蹬高底靴,以夸大演员的身材,使观众在远距离内能清楚辨认。到了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时代,剧中人则以有悲剧色彩的黑色服装为主,已与当时的爱奥尼族样式相接近。古希腊喜剧服装则更为夸张,到米南德为代表的后期希腊喜剧服装向生活服装靠近。
欧洲中世纪的宗教剧中,由僧侣兼任的演员,就以平时僧袍为演出服。中世纪后期,各大行会资助演出工作,因而炫耀财富,攀比气质,演员们服饰华丽,幻想式与象征性舞台服装争相出现。
文艺复兴时期,在历史剧的演出中,角色服装除首饰及手用小道具有所变换外,与日常生活服装距离很小,如莎士比亚剧作的演出,演员一般即穿伊丽莎白时期的生活服装上台。17世纪宫廷舞台的戏剧从服装到布景都在争奇斗艳,以炫耀为目的。意大利的假面喜剧(即兴喜剧)则又别具一格,定型化角色必须戴假面具穿上特制的定型化服装上台,以便观众识别。18世纪欧洲舞台上出现了一股考古风,为了追求历史真实,加强真实感,服装上添加了若干有历史特征的饰物,法兰西喜剧院演员塔尔马更带头穿着仿古罗马服装演出。后来考古风愈演愈甚,致使舞台服装竟按博物馆中实物仿制,直至进入20世纪前后法国 A.安托万导演的《群鬼》与俄国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的《夜店》才扭转局面。
1890年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构成主义、未来主义等现代流派戏剧相继出现于欧洲剧坛,曾一度风行的自然主义戏剧剧作受到了挑战和排斥。在现代派的戏剧演出中,包括莎士比亚剧作在内的古典名剧,舞台服装也都变得抽象化、怪诞化,设计者的主观因素明显加强,从而行成一股强有力的冲击力。1928年起,英国导演B.杰克逊使用现代服装演出《麦克白》引起轰动,随之出现了以日本歌舞服装演出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以阿拉伯服饰演出的《第十二夜》。

服装发展

20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戏剧观及舞台美术的设计思想经历了很大变化。写实主义与非写实主义戏剧在服装设计领域里都开创了各自的广阔天地,形成多样化的格局。
传统的中国戏曲服装的特点在于它的装饰性、夸张性与可舞性,而且角色的行当化和服装的程式化关系密切。20世纪20年代,在西方戏剧的影响下,中国话剧服装才完全摆脱了程式化影响进入生活化阶段。40年代,在话剧《升官图》中丁聪设计的服装成功地作出了漫画式的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3000多个剧团中,多数已有了自己的服装设计和制作力量。从50年代起,郁风设计的《荷花舞》服装、张正宇设计的《屈原》服装、鄢修民为《蔡文姬》、《虎符》设计的服装以及关哉生的《茶馆》服装都达到较高水平。李克瑜为《天鹅湖》、京剧《奥赛罗》设计的服装,穆弋清为《宝莲灯》设计的服装和李恩为舞剧《风鸣岐山》设计的服装都曾获得好评。1985年在中国举行的莎士比亚戏剧节中曾以中国的传统戏曲服饰演出莎剧《李尔王》与《第十二夜》,也获得广大观众认可。而在其他的话剧演出中也曾出现过不表现时代感与地方性的中性服装

相关信息
用户留言
本站签约客户或签约商品的留言,将在24小时内得到企业用户的回复或电话联系
联系人 : 
联系方式 : 
留言内容 : 
精彩推荐
    暂无推荐


二维码扫一扫

二维码扫一扫关注我们